.

新竹車站

西元1886 年臺灣省,劉銘傳基於海防、開發與運輸之需要,經於1887年向清廷奏准建設臺灣鐵路。1893 年基隆-新竹鐵路竣工,新竹車站設立於枕頭山腳下。日治初期,日本鐵道隊有鑒於清朝期間所建造的鐵路蜿蜒蛇行,開始修改舊有的路線,新竹車站於此時稱為新竹停車場,是一處簡易的木造車站。

1899年2月,開辦新車至新竹輕便鐵道。至1901年8月,臺北至桃仔園的改良線先行完工通車,此時的路線因應改道之故,從臺北停車場出發後,改為連接艋舺、枋橋、樹林、鶯歌石、桃仔園等站,其後才是中壢、安平鎮、楊梅壢、崩坡、大湖口、新車等站。其後,至1902年3月,紅毛田至新竹間改良線正式竣工,舊有路線廢止,此段路線後來一度成為新竹鄭家所屬的新竹製糖工場運送鐵道。同一時間,位於舊線上的新車停車場鐵道也因為改線,而遭到廢止。

今日新竹火車站建築本體,包括以鐘塔為主的候車大廳及連接售票大廳之側體,完成於1913(大正2)年3月31日,屬加強磚造建築,由日人松ケ崎萬長設計建造,總工程費22,500元。1928(昭和3)年3月25日右側增建事務室(即辦公室),但1945(昭和20)年5月15日遭盟軍轟炸,事務室部份毀損,1947(民國36)年經臺灣省政府撥款整修,1948(民國38)年初整建完成,包括右側延伸之辦公室、會議室,也增建左側列車車班站房等空間。

1966(民國55)年因應本線、支線(內灣線,1951年9月通車)激增的貨運量與繁忙的調車業務,更配合臺灣肥料公司新竹廠擴建後之運輸需要,擴建貨運站,即今最右側之行李房。1969(民國58)年6月完成啟用,客貨業務正式分開。新竹火車站,屬後期文藝復興建築,兼有巴洛克風格與德式歌德風,是縱貫鐵路上長老級火車站,長久以來一直是新竹市地標,深具歷史與藝術價值。
  • 地址:100230 臺北市中正區北平西路三號
  • 電話:02-2381-5226
Copyright © 2023 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